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春信起航,童梦同裁——商务信息学院四月蓝信封宣讲会


四月的暖阳倾洒校园,繁花在微风中吐露芬芳,在这洋溢生机与美好的时节里,商务信息学院学生党支部于 2025 年 4 月1日下午,在三号楼321室举办 “春信起航,童梦同裁” 四月蓝信封宣讲会。此次宣讲会旨在向同学们讲述蓝信封项目的动人历程与深远价值,号召更多同学投身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用爱编织乡村儿童的斑斓梦想,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通信经历分享环节,姜民顺同学作为主讲人之一,谈到通过书信与偏远地区小朋友交流。小朋友率先写信,热情介绍学校生活与兴趣爱好,姜民顺同学认真回复,并附上富有意义的照片。在往来书信中,清晰展现出偏远地区孩子的生活状态与愿望,比如对游乐园的强烈向往,以及因专注学习而缺少接触外界的机会。

姜民顺同学还分享了与孩子通信及心得。通信中,孩子对互联网、游戏的兴趣以及对学习的态度都清晰呈现,他们的单纯和直接令人印象深刻。谈及成为合格志愿者的心得体会与原则,姜民顺同学强调让有意义之事广泛传播指出成为项目志愿者需通过考核,关键在于学会倾听,保持不求回报的心态,以及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合格志愿者应具备善良、耐心、专注及自我反省能力,认识自身局限,在与孩子交流中不断学习成长。



(图为姜民顺同学分享)

电商232的王乙萱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她与蓝信封的故事。王乙萱同学是在参加蓝信封宣讲会后,被项目的意义深深打动,从而决定加入蓝信封项目。她最初对通信工作认识不够深入,第一次申请未能通过,但在与资深通信者交流后,她认识到书信陪伴是相互成长的过程,经过充分准备,第二次申请顺利通过。



(图为王乙萱同学分享)

王乙萱同学与一位四年级的小妹妹进行了通信配对。在交流中,她了解到小女孩爱看书、喜欢听音乐,还会因开小差被抓而羞耻、为身材感到焦虑,既憧憬大学生活又担心上初中交不到新朋友。这些让王乙萱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也让她为能成为小女孩的大姐姐而感到幸福。在回信时,王乙萱一开始想传递“有价值”的内容,后来意识到真诚平等的交流更为重要。在通信过程中,她感受到陪伴的力量,明白了陪伴不在于距离,而在于让孩子“被看见”,书信能超越时空限制传递温暖。她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通信双方既是陪伴者也是被陪伴者,书信承载着双向的情感交流。

王乙萱同学表示这次通信只是开始,她期待未来能和这位妹妹建立更深的信任与友谊,希望用一封封信件为妹妹带去温暖和力量,这段经历也成为了她大学生活中独特而珍贵的记忆 。



(图为陆欣怡同学分享

物流管理221的陆欣怡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她与蓝信封的故事。陆欣怡同学加入蓝信封后,收到了来自五年级小学生黎佩珊的信她在信中看到了佩珊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因考试失误、爱犬离世、养寄居蟹失败等经历产生的困惑、悲伤与愧疚,深刻认识到书信在陪伴孩子、托住他们脆弱心灵方面的重要作用。

陆欣怡同学在与佩珊通信的过程中,积极回应。她向佩珊分享大学生活,用自身经历鼓励佩珊正确看待挫折;在佩珊遇到困扰时,给予支持与引导,帮助她勇敢面对困难。通过这段通信经历,陆欣怡同学收获颇丰。她意识到倾听他人故事能唤醒自己的初心,每次回信时肩负的责任让她学会更温柔地对待世界,在快节奏时代,书信这种“笨拙”的交流方式让她沉淀出真诚。

陆欣怡同学表示,她与佩珊在通信中相互成长,彼此的信任与坦诚照亮了双方的生活。她珍视每一封信,那些信件中的痕迹都成为了珍贵的回忆。她希望大家都能相信文字的力量,在成长路上收获温暖与陪伴。



(图为陆欣怡同学分享

随着蓝信封项目在校园内的持续推广和其通信故事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同学被项目中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义所触动,纷纷投身其中。大家借助书信,跨越地域的界限,将温暖、关爱与希望传递给留守儿童,陪伴他们在成长路上勇敢前行。在与孩子们的书信交流中,通信大使们分享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感悟,用文字为孩子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孩子们也在信中倾诉着内心的想法、困惑与梦想,在通信大使的鼓励和引导下,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同时,也希望蓝信封项目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创新与完善,为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灵陪伴缺失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绽放光彩,拥有美好的未来。

来源|商务信息学院学生党建中心志愿部

图文编辑|尹宗路

审核|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