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10日,在党总支书记张松滨和副书记宁艳的带领下,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组织师生党员30余人,赴江苏常熟沙家浜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一行先后参观了沙家浜革命烈士瞻仰广场、沙家浜革命历史念馆和新四军辗转战斗的水上芦苇荡。
瞻仰广场占地1.33万平方米,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 生动地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两组锻铜浮雕以细腻、生动的构图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演绎深化鱼水情深主题。师生党员瞻仰了新四军战士的英姿,重温了那段风云激荡的火红岁月,对于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和理解。
随后,师生一行又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该馆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展出内容分 “建党及大革命时期”、“峥嵘岁月—土地革命时期”、“水乡烽火—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今日沙家浜”五个部分,有600多幅照片、48件革命文物及23幅首长题词,记录了北桥伏击战、八字桥激战、血战张家浜等军民团结抗战的动人事迹。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英雄任务、一件件带着历史痕迹的文物、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斗,伴随着讲解员沧桑浑厚的讲解,仿佛又让师生重新回到了那一段令人难忘的艰难岁月里。
最后,师生党员一行坐上大船,亲身感受了新四军当年战斗过的百里芦苇荡的魅力。芦荡摇曳,仿佛新四军健儿埋伏其中;水鸟鸣叫,好像不时掠过水面的枪声;轻舟破浪,犹如围歼敌军的新四军健儿阔步前进。鸟儿婉啼,凉风习习,苇香扑鼻,野趣横生,昔日古战场,今朝休闲区,让人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代与和谐生活。
沙家浜“红色之旅”行程,对于师生党员重温党的峥嵘岁月、体验革命战争场面、增强国防观念、珍惜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