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上海商学院商务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在奉浦校区图文楼315会议室召开“以评促强,向新而行”审核评估专题会议。商务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宋晓光、计算机系全体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系主任叶龙主持。
叶龙主任首先回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3年办学历程:从2002年首届招生,之后建成市重点课程1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国家一流课程《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再到2021年获批上海市一流专业,专业已实现“课程-团队-平台”立体化跃升。目前在校生439人,专任教师17人、实验教师1人,拥有7个专业实验室;是建教育部“华为”ICT产教融合基地,形成“商务+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结合学校教学审核评估时间表,叶龙主任针对教学规范、教学档案、教学成效进行了任务清单布置,全系教师现场认领任务,并就课堂质量持续改进、OBE达成度方法等展开热烈讨论。
随后,专业负责人刘攀教授作《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专题解读。刘攀教授指出,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对接四大维度:一是行业缺口,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生成式AI前沿方向;二是学校定位,突出“商务+应用”复合特色. 致力于培养既懂计算机技术又熟悉商务场景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规模适配,兼顾本科扩招与教学质量;四是技术热度,把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细化12条核心培养目标,对应“通识-专业-综合-创新”四层课程矩阵,实现“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环节”全链条闭环。
商务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宋晓光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审核评估是学校“十四五”收官前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计算机专业走向强大的“临门一脚”。他指出全体党员教师要在这场“大考”中站前排、打头阵,用“红色引擎”驱动“质量引擎”,就迎评工作提出三个要求:
——让每一堂课、每一份试卷都成为经得起抽检的“示范田”。
——把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锋课”。
——落实“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成为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校企合作的共同话语。
宋书记特别提醒,所有评估材料要“零硬伤、零延迟、零解释”,用数据和故事双重印证专业建设成效。
本次会议为计算机专业高质量完成审核评估按下“快进键”。对外,依托国内著名ICT企业群共建协议,积极拓展产业前沿课,进一步夯实“商务+AI”特色;对内,通过评估梳理出的12项核心培养目标与课程矩阵,将直接用于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一流专业、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强、以评促新”的螺旋上升,为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贡献“硬核”计算机力量。
撰稿:叶龙、齐晴
摄影:齐晴
审核:韩笑蕾